“他一念之差,我动情一场”。这样的情感故事,大多是不用听结果的,过程的跌宕,可以让人唏嘘一番。此刻,我倒是想起李汝珍在《镜花缘》里说的那句话:“世间孽子、孤臣、义夫、节妇,其贤不肖往往只在一念之差。”
天堂地狱的公案:一念之间
一念成魔,一念成佛;一念之间上天堂,一念之间下地狱。一念之间大彻大悟,一念之间钻了牛角尖。“一念之差”,就是如此。对此,很多人不相信,日本的武士信重也是这样。
那一天,信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:“真有地狱和天堂吗?”
“你是做什么的?”白隐禅师问。
“我是一名武士。”信重武士答。
“你是一名武士?”白隐禅师大声说,“哪个愚蠢的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?你看你那张脸,简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!”
“你说什么?”信重武士热血上涌,伸手要抽腰间的宝剑,他从来还没有受过这样的讥讽!
白隐禅师火上浇油:“哦,你也有一把宝剑呀,你的宝剑太钝了,砍不下我的脑袋!”
信重武士勃然大怒,“哐”地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,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。
白隐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著信重武士说:“地狱之门由此打开!”
一瞬间,信重武士恢复了理智,觉察到自己的冒失无礼,连忙收起宝剑,向白隐禅师鞠躬道歉。
白隐禅师面带微笑地对信重武士说:“天堂之门由此敞开!”
这段天堂地狱的公案广为人知,武士最后的去向鲜有人知。很少有人去追究,我也不想去细究。只是,有人说白隐禅师之所以能有如此智慧是因为“一天晚上,坐禅时听到钟声,豁然大悟”。对此,我则持有疑问。
我们知道,白隐禅师曾随正受老人学法,被正受老人斥为是“狗屁不通的死禅和”,丝毫不加以认同。他呢,精进苦修,留在身旁。(蒋丰)
评论